挂鱼
2019-06-07 09:03:09
  • 0
  • 0
  • 6
  • 0

我的家乡四川荥经有一种传统的捕鱼方式,叫着挂鱼。不知起源于多久,我知道挂鱼的时候,已经使用尼龙线做挂线了,在没有尼龙线之前应该是用蚕精做挂线,一个蚕只能做一根1米左右的蚕精,一根挂线要很多能根蚕才能做成,并要在它吐丝之前杀死,把蚕丝浆拉成线状在醋中固化而成。现在已经完全被尼龙线取代,看不到蚕精了。我不知道还有没有其它线可以用来做挂鱼线的。考虑到做鱼钩细铁丝商业化能推广到我们那里,估计挂鱼的方式要到明代才有。

挂鱼不用饵料,白钩挂鱼,不是愿者上钩,而是主动找鱼。渔夫先用一根较轻而有韧性的苦竹做挂杆,在顶端做一个铁丝圆环让鱼线能在环内自由滑动。再把10磅以上尼龙线绕在一个约15厘米直径的捥筒上,前端系上两个一大一小两个锡坨,最前端的锡坨要大些叫大尾子,约1.5米后锡坨要小些叫小尾子,其间均匀绑上3到4个大鱼钩。把大小尾子和鱼钩穿过挂杆圆环,用力抛向河中,要跨过主流直至对岸,然后拉紧挂杆,再放松挂杆,让挂杆顶端做类似于圆周运动,一边再挽筒挽线,让挂线拖着挂钩往岸边拉。因为小尾子较轻,大尾子较重,小尾子在水中作类似于圆运动。结果是小尾子和大尾子的鱼钩在水中组成了一个圆锥型的挂钩组拖回岸边。相当于在河中形成了一个圆锥型的大孔洞网格,一但鱼进入了这个圆锥体,被鱼钩挂上的概率就增大,鱼钩可能钩上鱼的各种部位。渔夫一次又一次的重复这个过程,如此循环直到挂到鱼为止。

渔夫要挂到鱼,是一个技术活,首先要选对时节和地点,要在鱼经常活动的地方挂鱼,有句谚语叫:“七上八下九归坨”。意思是农历七月鱼往上游游动,八月往下游游动,九月鱼就处于深潭之中了。说明农历七八两月是最好挂鱼的季节,春夏秋天都可以挂鱼,冬季挂鱼就不行了。洄游性鱼类体型较大且都要在激流险滩处通过,所以渔夫也经常在这里挂鱼。挂上鱼时,可以在鱼的任何部位,这就不像钓鱼一样拉着头部,容易提起来。特别是能撞上的一般都是大鱼,要反复拉放让鱼累了,还不能放得太松,因鱼钩是没有倒刺的,要放止脱钩,让鱼累了才能拖上岸。这也是体力活,需要大量抛杆挽线筒,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的,不停的选择挂鱼地点,一天挂鱼下来,在河中深一足浅一足的走个几公里。常常要站膝盖深的水中挂鱼,也是一个体力活。

以现代的眼光来看,挂鱼是个非常环保的捕鱼方式。由于挂钩之间间距大,被挂上的一般是大鱼。处于河底的鱼种和小型鱼种几乎挂不上,洄游性大鱼最易被挂上。我们那里以挂上雅鱼为主。本地称为嘉鱼(家鱼)。

1968年前还有以挂鱼为生的渔夫,我认识的住在人民中街的叫孙哑吧的就以此为身。但在68年后武斗发生后,炸药、雷管、手榴弹流失,被用于炸鱼。一开始找一个河湾水深处去,一炮下去,几百斤就浮了起来,连带炸死的就是爆炸圈内的所有生物。

逐渐河中的鱼越炸越小,越炸来越少了,因炸鱼炸残的人在我县也有不少。终于挂不到鱼了,这个职业便消失了,挂鱼的爱好也消失了。你走遍荥经的荥河经河两岸再也见不到挂鱼人了。

挂鱼消失后,撒网撒鱼的网眼也越来越小,直到制造业兴起,电鱼出现后,终于也撒不到鱼了。不但洄游性鱼类网不到了,就是河底生存的鱼类也电得来差不多了。

以前一线几钩就可挂鱼养家,以后一网可以养家,现在电鱼也不可养家了。炸鱼的出现让挂鱼退出,电鱼的出现双让撒鱼网退出。破坏性技术的每走一步都是倒退,都对河中的鱼类生存带来灾难。炸鱼电鱼是灭绝性的,是对生态的严重破坏,始于文革,直到今天。

而今河长标牌沿河而立,明示禁止电鱼行为。却没能止住电鱼行为,这种断捕鱼者后路的行为洽是捕鱼者为之,说良心被狗吃了不为过吧?电鱼者你们的良心为什么跑掉了?

许多年后,你说有白钩挂鱼的历史,不知有还没有人相信?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